京白梨,北京市门头沟区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京白梨,又名北京白梨,原产于北京附近,为秋子梨系统中品质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,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“京”字的地方特色品种。京白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的果实,呈扁圆形,果汁多,味酸甜,香味浓,含糖量较高,梨果肉中含大量葡萄糖,维生素,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,具有生津,消暑,润燥,解渴,清热,化痰,健胃,解酒等作用,是历代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。京白梨每年立春开花,处暑摘果。每年的夏秋交际,正是东山贡梨园里的京白梨采摘最佳时节。
北京昌平阳坊镇西南,是京白梨生产基地。此处背靠驻跸山,东临京密引水渠,依山傍水,属典型的山前暖带,适宜果品生产之环境。白虎涧京白梨历史悠久,据祖辈所传及专家考证至今已300余年。京白梨口感细嫩,实细胞少,含糖量高,尤其经晚熟后,清香之气与众不同,而周边省份所产白梨,皮糙个大,水份高,耐储运,然而食之无味。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,京白梨生产基地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套日臻成熟,自有独特的管理模式,果品质量大幅度提高。一九九八年秋,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全国农业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,参加市级果品鉴定会,多次获得第一名。
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边的东山村、孟悟村一带,便是“京白梨的故乡”,此处三面傍山,属半山区,形状似小盆地。
门头沟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,春季干旱多风,夏季炎热多雨,秋季凉爽湿润,冬季寒冷干燥。门头沟区的土壤属地带性褐土,分为山地草甸、山地棕壤、褐土3大类,8个亚类,其主要环境生态符合京白梨正常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,有利于其生长发育。
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,一方水土种一方果。“京白梨”同样的品种种植在别的地方,哪怕相隔只有几公里,味道、口感就大打折扣,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叫做“京白梨”。
京白梨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,它的“故乡”——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村、东山村,仍保有300余株200年以上的老梨树。自明代起,京白梨就是皇家贡品,到了清乾隆年间始建御梨园。
京白梨在清朝末期即已闻名于世,据《宛平杂谈》记载:京西白梨自清代同治年间即为宫廷贡品,慈禧临朝更是朝中必备。
京白梨起源于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青龙沟一低洼有水之处,最初为一株自然实生树,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。东山村庙洼一带仍保存有200年以上的老梨树百余株。由于历史悠久,果肉细腻,酸甜适口,品质好,风味独特,满清时曾作为贡品,后逐渐被认同并繁殖推广到各地栽培。
正式把东山白梨,命名为“京白梨”,是1954年东山贡梨(京白梨)参加了北京梨品品种评比会,以其无暇的品质在梨中夺冠,荣获最优产品,就在白梨前面冠以“京”字,由此得名。在1959年国庆10周年大庆,东山贡梨(京白梨)被送上国宴餐桌,备受中外人士喜爱,被专业人士公认为是秋子梨系统中最好的品种而后闻名全国。
最新评论